苦荬菜栽培技術與種植環(huán)境要求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26 10:05:05來源:姜小迪
1.環(huán)境要求。苦荬菜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性強,耐熱又耐寒,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℃~20℃,在濕潤、營養(yǎng)豐富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旺盛。對光照適應性強,但在強光下容易老化。
2.土壤準備。選用灌溉良好的沙質壤土作為栽培田。前茬作物收獲后,深翻土地。結合翻地每畝施入有機肥1500千克~2000 千克,尿素15千克~20千克作為基肥。精細整地,做成寬1.5 米左右的平畦,待播。
3.選擇苗床。苗床應選擇地勢高、地下水位低、排灌良好的地方。最好選擇未育過同類作物或生茬地上。如用老苗床,應對床土進行消毒。也可采用基質育苗。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。
4.種子處理。播種前,用溫湯浸種10~15分鐘,或用50%福美雙可濕性粉劑,或65%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拌種,藥量為用種量的0.3%。苦荬菜種子催芽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幼苗長勢過于細弱。
5.播種育苗??噍げ艘话悴扇》N子繁殖的方式。播種可選擇在4月中上旬。露地播種可在整好的畦內按25厘米~30 厘米行距開溝,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。播幅一般為5厘米~6 厘米,播后覆土。若土壤干旱可適量澆水,澆水后用稻草覆蓋,也可覆地膜,防止土壤板結。也可用撒播方式。在早春低溫季節(jié),也可用溫室育苗、露地定植的方式。育苗一般在苗齡30天,7~8片真葉時移栽,按行距30 厘米,株距20 厘米,每穴2~3株定植。栽后立即澆水,晴天時遮陽,保持較高溫度以促進緩苗。3~5天即可緩苗。
6.肥水管理。出苗或緩苗后,應適當控水,防止幼苗徒長。當苗高5厘米~6 厘米時,進行中耕除草,以防雜草抑制幼苗生長。除草后結合澆水每畝施入速效氮肥20 千克,促進幼苗發(fā)育。定植苗在緩苗后進行澆水施肥。
7.防治病害。發(fā)現病菌后及時拔除病苗,或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~600倍液,或64%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或70%敵克松原粉800倍液,每7~10天噴1次,連噴2~3次。
8.防治蟲害。①適季栽培。春季栽培早熟品種,進行地膜覆蓋,爭取在蟲害盛期之前收獲完。夏季停種寄主植物。②生態(tài)防治。利用廣赤眼蜂、鳳蝶金小蜂、長腳胡蜂等天敵昆蟲進行防治。③藥劑防治。在幼齡期及時噴藥防治,常用藥劑有滅幼1號、3號500~900倍液或2.5%溴氫菊酯2500~3500倍液等噴殺。④冬季滅蛹。收獲后,及時清除田間病殘老葉,深翻土壤,消滅越冬蛹或非越冬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