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產量優(yōu)質牧草種子-紫花苜蓿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26 10:01:30來源:姜小迪
由于紫花苜蓿特殊的營養(yǎng)價值,其加工產品在國際上有龐大的銷售市場。紫花苜蓿素"牧草之王"之稱,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(yōu)點:
1、產量高:紫花苜蓿是多年生的豆科牧草,生長期短的在4~5年,長的可在10年以上。紫花苜蓿的適應性很廣,它產草量也很高,一般種植在低田的,產鮮草可達到2000~3000公斤;種植在高產田塊,可以達到4500~5000公斤。
2、品質好:品質好的重要的一個標志是蛋白質含量高,紫花苜蓿粗蛋白質含量可以達到18%~22%之間。紫花苜蓿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飼料來源。如果跟玉米相比,玉米含蛋白質8%~9%,紫花苜蓿蛋白質的含量超過玉米1倍到1倍半。
3、紫苜蓿是一種重要的能量飼料:它跟玉米相比雖然不如玉米熱量那么高,但從蛋白質和能量的綜合平衡來說,1公斤的紫花苜蓿至少能頂上1公斤的玉米。
4、紫花苜蓿還含有一些對家畜非常有利的物質,現在科學家叫它“未知的促生長的因子”。紫花苜蓿喂母豬的話,不但節(jié)省糧食,還能夠使豬產仔多,成活率高; 養(yǎng)公豬飼喂鮮紫花苜蓿,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喂產蛋雞的話,它不僅使蛋黃的顏色加深,而且能夠增加蛋量。當然,這一點科學家還在繼續(xù)研究。
5、生態(tài)效益高:種植紫花苜蓿有很好的改土肥田效果。它通過根瘤菌可以進行生物固氮,它的固氮能力據測定,每畝地比較瘦的土地上,種植幾年以后,地就越種 越肥了。因為它是多年生的,根系發(fā)達,所以還有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。我國黃土高原地區(qū)的水土流失治理。就主張種植牧草,其中紫花苜蓿就是重要的牧草之一。
【栽培技術】
1、輪作:一年生谷類作物、中耕作物或根菜類作物后均適于播種紫花苜蓿。一般輪作種紫苜蓿的年限為2~4年,栽培年限過長不僅產量低,而且根系龐大,翻耕 困難。種紫花苜蓿后土地肥美,富氮質,種植麥類、棉花、水稻、無不相宜。關中各地經驗,紫花苜蓿地耕翻后種小麥,即使不上糞,都可連續(xù)三年獲得豐收,蛋白 質含量也顯著增加。
2、整地:紫花苜蓿種子細小,幼苗較弱,早期生長緩慢,整地務宜精細,要做到深耕細耙,上松下實,以利出苗。有灌溉條地方,播前應先灌水以促證出苗整齊。無灌溉條件地區(qū),整地后應行鎮(zhèn)壓以利保墑。種植紫花苜蓿生長年限長,出苗不勻或不齊,對以后的生產影響很大。
3、播種
(1)播種期:北方各省宜春播或夏播。西北、東北、內蒙古4~7月播種,最遲不晚于8月上旬。華北3~9月播種,而以8月為佳。北方春播應盡量提早,有的 地方可早春頂凌播種或冬播(或稱寄籽播種),爭取盡早出苗,以免受春早和烈日及雜草的危害。春播紫花苜蓿根部發(fā)育健全,有利于安全越冬。當年還可收割 1~2次。播種過遲,由于氣溫逐漸降低,生長減慢,根部發(fā)育不良,往往不能越冬。
長江流域3~10月均可種植,而以9~10月播種為宜。9月播種最好,雜草競爭弱,出苗快而整齊,成活率高,越冬前分枝已達3個以上,可安全越冬。春播可在3月上中旬。
(2)播種量及播種方法:紫花苜蓿生長快,分枝多,枝葉多,產量高,刈割次數多,以單種為宜??刹扇l播、撒播、點播均可,以條播為佳,一般畝播量 1~1.5公斤左右。行距為20~30厘米較好,密行條播能很快的覆被地表,抑制雜草,同時可提高產量。東北貧瘠地區(qū)行距以30~40厘米為宜,肥沃地則 宜50~70厘米的寬行播種。在肥沃地寬行稀植的植株生長健壯,分枝增多,稈粗葉密,莖下枯枝落葉少,有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。
播種深度,濕潤土壤為1~2厘米,干旱時播深2~3厘米,播后應行鎮(zhèn)壓以利出苗。
4、田間管理
(1)中耕除草:苗期生長緩慢,須鋤草2~3次以免受雜草的危害。越冬前應結合鋤草進行培土以利越冬。早春返青及每次刈割以后,亦應進行中耕松土,清除雜草,促進再生??刂坪拖麥珉s草是田間管理的關鍵工作。
(2)施肥:紫花苜蓿對土壤養(yǎng)分利用能力很強,可攝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養(yǎng)分。但由于產量高,自土中吸收的養(yǎng)分遠較一般用物和牧草為高。土壤瘠薄,影響甚 大。播前應施足基肥。有機肥用量為每畝1000~2000公斤;過磷酸鈣30~50公斤,翻地前施入。酸性土壤就施用石灰。返青前或刈割以后必須追肥。施 肥不僅影響產草量,且可改善牧草的品質。
(3)灌溉排水:有條件地區(qū)灌溉可顯著增加紫花苜蓿的收割次數,提高單位面積內的產量和飼草品質,提高越夏率。干旱或寒冷的地區(qū),冬灌能提高地溫有利于紫花苜蓿的越冬。地下水位高的地方,排水可使通氣狀況改善,微生物活動增加,土壤溫度提高,減少凍害。
(4)病蟲害的防治:紫花苜蓿常見的蟲害有蚜蟲、浮塵子、盲椿象、潛葉蠅等。蚜蟲集中于苜蓿幼嫩部分吸取其營養(yǎng),使受害植物株嫩莖幼葉卷縮,花葉蕾凋萎干枯實率降低。潛葉蠅在葉表皮下潛行蛀食,使葉枯黃,影響光合作用,造成減產,上列蟲害均可用樂果、敵百蟲等防治。
(5)收獲:牧草刈割時期應是單位面積內營養(yǎng)物質產量最高且對植株壽命無影響的時候。紫花苜蓿最適宜的刈割時期是在第一朵花出現至十分之一開花、根莖上又 長出大量新芽階段。此時刈割營養(yǎng)物質產量高,根部養(yǎng)分已積蓄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,再生良好。在蕾時刈割蛋白質含量高,飼用價值大,但產量較低,且減少根部 養(yǎng)分的積貯,摧殘生機,甚至引起死亡。刈割過遲,草質粗老,飼用價值低,且基部長出大量新枝,一次刈割后兩批莖稈。老嫩不齊,調制困難。紫花苜蓿留茬高度 一般4~5厘米為宜。